top of page

探古尋源:正月點燈賀添丁 圍村文化薪火傳  

http://news.tvb.com/local/58b20a146db28cc21ccbfa60

城市化下,圍村越來越少。圍村人重視薪火相傳,包括傳統儀式。 這日早上,沙田田心村村民打鑼打鼓舞麒麟,為點燈儀式打頭陣

香港商報

2016年11月17日

田心村太平清醮耗資300萬

http://www.hkcd.com.hk/pdf/201611/1117/HN03B17CX03.pdf

香港文匯報

2016年11月21日

親手上妝不假手他人 汪明荃十年再演田心打醮戲

http://paper.wenweipo.com/2016/11/21/EN1611210006.htm

香港文匯報訊(記者 植毅儀、陳添浚)汪明荃(阿姐)及羅家英上周為沙田田心村十年一會打醮演大戲,早於十年前阿姐已經和田心村結下不解之緣,當年曾在建醮首本戲《六國大封相》中演美人車載丞相。相隔十年,阿姐再次為田心村演出,她坦言好開心、好有緣!

早於2006年,汪明荃已為沙田田心村十年一屆太平清醮演出,十年後孖住老公羅家英再結台緣。採訪當日是最後一天演出,阿姐演出喜劇《福星高照喜迎春 》。戲棚後台高高掛滿了華麗戲服,平時工作忙碌的阿姐不假手於人,在記者面前親手上妝。阿姐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,她十年後能再次參與演出,是一種緣分,自己好開心。臨出場前,阿姐把握時間溫熟劇本,遇到有不明白的地方,立即往旁邊戲棚找家英對戲,認真敬業樂業!

家英哥指粵劇編劇水準跌

同場的羅家英認為,粵劇界新一代編劇寫出來的劇本只適合用來唱,但不適合用來演,簡而言之,就是「有唱情,沒做功」。家英哥不諱言,其實連「唱」的部分也不見得特別出色,家英哥說:「詞寫得比較一般,中文水準比以前的編劇差;曲也是一般,走不出唐滌生的框框。他們想盡量模仿唐滌生,但寫不出那種很典雅的感覺。想要改善的話,還需要更豐富的人生經驗和更多在戲曲方面的浸淫。」

最後,家英哥更比較了傳統師徒制和當下學院制。「現在的制度也不錯。油麻地戲院提供的訓練較正統、規範,而且有場地供學生練習,反而現在外面有些自稱『師父』的人根本沒演過戲。不過現在的制度和以前有點分別,以前是由『文武生』當師父,老師做戲時,徒弟也會一起做戲,但現在的老師不會安排你一起做戲。」

蘋果日報

2006年12月4日

香港本色 太平清醮
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supplement/culture/art/20061204/6584094

移民遠方的原居民紛紛回朝,一家大小中竟有各色人種;就因為太平清醮,早已不食人間煙火的荒村,一下子變了國際大都會,誰說那是個沒落的傳統?
香港的太平清醮可能是中國最後一個最具傳奇色彩的傳統,它侍鬼神、神聖不容侵犯,卻同時又非常世俗,為權力的再分配種下生生不息的更替傳承。更有歌舞連場,人神共樂,把人間事編成說不完的故事。但它給共產黨連根拔起,斷絕於內地,卻由香港接收了這個最色彩斑斕的承傳,幾與數千年文化同聲呼吸……

香港地 閒閒有10醮

「打醮」亦稱「建醮」,是一個通過道士為媒介與鬼神溝通的大規模祭祀活動。除了每年一次的長洲太平清醮,香港還有約9個太平清醮,一般是5或10年一度,上水太平清醮更是60年一甲子才辦一次。除了剛於數月前舉行的吉澳安龍太平醮會和石澳太平清醮,尚有日前的沙田田心村太平清醮、今日為最後一天的屯門太平清醮,和即將舉辦的黃大仙衙前圍村太平清醮,同是每10年一度。還有大埔林村鄉太平清醮、大埔泰亨鄉太平清醮、錦田太平清醮,小小一個香港竟就有那麼多醮期。
雖然籌辦費時,人力物力所費不菲,但對於鄉民來說,打醮是他們生活最重要的宗活動之一。打醮活動都有一個程序,形式大同小異,例如在神前以聖杯卜問日期、選舉打醮時侍奉神明的代表「緣首」,或總理、值理人選。在建醮日由道士壇,禮請周邊大小神佛一齊入醮,連夜上演神功戲酬神,齋戒沐浴,沿鄉巡遊,祭幽,然後以火燒大士王(鬼王)結束,眾神歸位。據說此風始自宋元時代,乃從宮廷流傳到民間的祭祀活動。

bottom of page